2025年07月21日/ 浏览 13
“医生,我最近总是勃不起来,是不是得大病了?”门诊中常听到患者这样焦虑的询问。作为泌尿外科医生,我想强调:勃起功能障碍(Erectile Dysfunction, ED)并非单一的疾病,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。
ED的医学定义是指持续(≥3个月)无法达到或维持足够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的状态。根据临床数据,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高达52%,但实际就诊率不足20%。许多患者因羞耻感而延误治疗,最终导致病情加重。
典型案例:一位52岁高血压患者,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后出现ED,调整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。
临床中常见”夜间勃起正常,但性生活时无法勃起”的典型心理性ED表现。
规范的诊断流程包括:
1.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(IIEF-5)评估严重程度
2. 夜间阴茎勃起监测(NPT)区分心理/器质性ED
3. 血流动力学检查(阴茎多普勒超声)
4. 血糖、血脂、激素水平等实验室检测
特别提醒:很多患者盲目服用”壮阳保健品”,可能掩盖真实病情,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
注意: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评估运动风险。
ED可能是冠心病早期信号
研究显示,ED出现后3-5年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事件,建议ED患者常规检查心血管指标。
伴侣参与治疗成功率提升40%
性治疗师指导下的夫妻共同咨询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治疗。
心理调节同样关键
正念训练、认知行为疗法对心理性ED有明确疗效。
结语:
勃起功能障碍就像身体的”报警灯”,忽视它可能错过治疗其他潜在疾病的最佳时机。建议出现症状及时至正规医院男科或泌尿外科就诊,记住:ED可防可治,科学应对才能重获健康生活。
(字数统计:998字)
“`